1) 老師若想於「獎懲資料」模組內,記學生優缺點,必需先到「代碼管理 > 編修代碼表」的「獎勵事項」或「懲罰事項」,增加此項目,例如:「A001」「Choir Competition」「校際音樂比賽」。 不過有此項有時限性的,例如:「第二屆校際音樂比賽」中的「第二屆」。下學年就會由第二屆轉到第三屆,每年轉一次,換句話說,每年加一個項目,而這個舊項目,到了明年是無法再用。加上每學年不只一個相類似的項目要更新,因此到第二個學年,就要加上大量無法重用的項目,不過新增的項目數目是有限的,有可能會用盡。若把時限和項目分開處理,項目就可以每年重複使用,減少老師增新項目的時間。這就是「前置補充」的用處。 而「後置補充」就用來記錄隨後的補充資料,例如:「校際音樂比賽冠軍」的那個「冠軍」。老師可以在不同的學生,把這個項目的「後置補充」修改,例如:「亞軍」等。 利用「前置補充」和「後置補充」就可以令到一個項目有多種不同的變化。 但老師可在「獎懲資料 > 設定 > 獎勵規則」中預先把「前置補充」和「後置補充」設定好方便老師整批輸入時不用為每位學生都重新輸入資料。預設資料是可以在每次為個別學生增新獎勵時作個別修改的。 瀏覽附件Fig_SLP_01.PNG 2) 有關其他學習經歷下的合辦機構,老師可到課外活動 > 可提供課外活動 > 學生學習概覽資料輸入有關資料 3) 「編修學生學習概覽的中英版本」按鈕:學生的「學生學習概覽」是使用「雙語版本」的,就要為「前置補充」和「後置補充」設定其相應的語言解釋,方可在其「學生學習概覽」見到雙語。 瀏覽附件Fig_SLP_02.PNG 當老師編修學生的獎勵紀錄時,可按「編修學生學習概覽的中英版本內容」鍵,並在彈出的視窗編修有關獎勵紀錄的中/英版本。(附下圖作參考) 瀏覽附件Maintain Bilingual versions of SLP.JPG
老師必須確定所使用的登入帳號擁有課外活動模組的權限。 如有相關的權限,老師可到課外活動 > 可提供課外活動 學生學習概覽資料,按 "說明" 並編修合辦機構有關資料。(附下圖作參考) 瀏覽附件Partner Organization 1.JPG 瀏覽附件Partner Organization 2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