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際天文學會公布的數據表明,地球 的確是愈轉愈慢,有的天文學家認為在地球誕生之初,地球自轉 1 周,即 1 天的 時間僅為 6 小時。地球自轉為什麼會變慢,眾說紛紜,根據資料顯示,地球自轉 速度變慢的原因,主要是由月亮與太陽對地球的引力所造成的潮汐現象引起。淺 海底的海水摩擦力消耗的能量引發地球自轉速率減慢,這個效應雖然微弱但卻是 持續性的。長期以來,由於地球自轉減速,造成每一個世紀一晝夜的時間減少約 1.5 毫秒。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短時間因素足以影響地球自轉的速率。像是地球在 變暖,氣溫上升致大氣向外膨脹,使地球自轉變慢;或是大地震所造成的板塊活 動;抑或是風也會干擾地球的轉動。 由於地球自轉速度愈來愈快,已經五年沒有「閏秒」來調整原子鐘和地球自轉週期間的差異了。 根據Discovery News在12月31日報導,美國國家標準技術局已經連續五年沒有進行閏秒的調整。國家標準技術局的物理學家Tom O'Brian指出,實際上地球的自轉速度最近幾年是有「停止變慢」的趨勢。原本地球的自轉速度每世紀會減慢千分之1.5秒,也就是說在五百萬年前,地球每天只有20小時 為了要修正地球自轉速度不斷減慢,1972年開始以增加「閏秒」的方式來拉近標準時間和地球自轉週期的誤差,從1972年以來,已經增加了22次的「閏秒」。這次連續五年不閏秒已經是1972年以來最長時間沒有增加閏秒的一次,上一次閏秒的時間是1998年12月31日。 澳洲科學家Richard Brittain認為其他行星的運動有可能影響地球自轉速度,O'Brian則認為地球自轉速度變化的原因可能和潮汐摩擦、地殼岩漿活動有關,不過還需要多觀察一段時間才能夠做推斷 地球公轉速度為每秒30km!大約是時速10萬公里. 地球自轉時速大約1500公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