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前圖書書脊下方,都會用小型 label 顯示 ACNO 、分類號、作者號, label 下面再加顏色分類圓形標貼,但自從課室圖書融入館後, 我覺得中、英圖書的書脊下方,應該用顏色 label 來分程度 (例如P.1-2 黃色, P.3-4 粉紅,P.5-6 綠色),這樣更方便學生選適合自已程度的書 (因為杜威分類法並不涉及程度分類),如此,一本書既有杜威分類,也有程度之分, 而圖書館服務生或學生,照樣可根據書底的 label 分類號來放書架, 根本書脊上的 分類 label 和 分類顏色標貼,作用不大。 大家認為這樣改變做法,是否利大於弊??
你所提及的"分類 label 和 分類顏色標貼"都是貼在書脊上的嗎? 似乎你的書脊並非貼上索書號,而是較大圍的分類。Are they spine labels without call numbers? 另請問,"書底的 label 分類號"何為? 可加描述/解釋嗎? 為何會在"書底"?
是的,有ACNO 、分類號、作者號的label ,原本都是貼在書脊下方, 索書號也就是 分類號碼 + 著者號碼 吧! 書底的 label ,其實是條碼,當然上面也有ACNO 、分類號、作者號,另加校名、書名, 所以服務生可以根據書底label 的資料來上架,不用看書脊的 label , 而且很多很薄的書,書脊的 label 很難看清的
如果以圖書館專業來看,是不需要分程度的。因為學生人人進度不同、需要不同,如果標了程度反而可能令個別學生尷尬。 不過現實上我們都是分的了(至少我們的英文小說會)。不過如果又label又顏色標貼,會不會擋了書脊太多資料﹖ 純粹奇想﹕會不會乾脆那張 label 就按不同程度用不同顏色的label印﹖
回覆 4# 方潤 我就是想把 顏色程度 label 完全蓋過 分類 label ,因為學生可以用書底的 分類 label 上架等, 其實書脊是重覆了資料,不是必須的。 用顏色 label 制作 分類號,工作上較麻煩,有些顏色看起來會不清楚 謝謝意見
分 level 要分(A-G, X)那麼多嗎?我只用三種色,分低、中、高年級。 分 level label 要貼書脊,是因為方便學生選書時看見。 但若書脊上有 call no,又分類顏色圓形 label,又有分 level 顏色 label ,太多label 會蓋了書名, (有些英文書很細的) 兩種顏色 label 又易混淆,而且約 90%的英文圖書書脊都很薄,實際情況下,很難看見 書脊的 call no 來 上書,學生都是要看書背 label 的 call no來上架。 所以我覺得書脊的 call no label 可以省去,不知以校本做法可否如此自已處理。